1、年4月20日,陕西西安,某新能源车着火。2023年4月16日,河南焦作,某新能源车着火。2023年4月14日,重庆市,某新能源车着火。2023年4月13日,浙江嘉兴,某品牌MPV车型着火。2023年4月11日,深圳市。2023年4月11日,陕西省,某品牌新能源着火。2023年4月10日,福建福州,某新能源车地库着火。
2、2023年4月25日,福建漳州与海南省报告了多起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车辆内部起火,火势猛烈。 4月24日,福建三明市和厦门市分别记录了新能汽车自燃事故。在三明市,一辆新能源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燃起,最终仅剩铁架。在厦门,万石山隧道入口处亦发生自燃事件。
3、年4月13日,浙江嘉兴发生了一起某品牌MPV车型着火事件。2023年4月11日,深圳市发生了一起新能源车着火事件。2023年4月11日,陕西省发生了一起某品牌新能源车着火事件。2023年4月10日,福建福州的一个地下停车场发生了一起新能源车着火事件。4月7日,浙江宁波发生了一起小型车着火事件。
发生自燃的这辆车是北汽EX360,在充电过程中发生自燃并冒出滚滚浓烟,随后救援人员赶到灭火,而在灭火过程中车辆发生了爆燃,爆炸产生的碎片击穿了充电站的顶棚,可见其威力巨大,所幸没有人员伤亡,但是肯定会让车主心有余悸。
也就是说燃油车的自燃,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出现爆燃的情况,它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给了司乘人员一定的时间,可以逃离车子。电车自燃爆燃概率更高 但是,电车的自燃,大家发现没有,一撞上去之后,瞬间就爆燃了。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裙下藏着巨大的电池组,会受到多重威胁,比如:碰撞、高温、快充,都有可能引起自燃的情况。由于电池的特殊性,与火后燃烧更为迅猛、灭火时难度系数更大,温度快速升高后,还会有爆炸的风险。不完全统计,仅2020年1月至8月之间,被爆出的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至少有20起。
我替你回答了吧,发生自燃的燃油车,大多数都是老车,车况不佳,而自燃的新能源汽车,绝大多数都是新车,三年之内的车型。
不少比例经过了非法改装,而新能源车型由于安全原因,非法改装的情况较少。新能源汽车的自燃往往突然爆燃,留给乘客的逃生时间极其有限,因此其自燃的危险性更大。各大车企应当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问题,积极***取措施降低自燃率。只有确保了新能源车的安全性,才能让消费者更加安心地选择新能源汽车。
所以现在几乎没有,所以新能源汽车的产生必然也会有少部分的问题。我认为要想成熟,还有一段路要走。
为了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解决好电动车安全性、可靠性的问题,避免类似起火、自燃的情况,5月13日,《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出台,对新能源电动车从整车、电车、电动客车三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上表可以看出,进入夏季后连续发生多起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这也跟夏季气温升高有关系。事实上,据相关专家表示,热滥用(即过热)的确是造车电动汽车自燃的重要原因,热失控的原因主要有四方面——机械滥用(外力碰撞导致变形)、电滥用(外部短路、过度充放电)、热滥用和内部短路。
“工信部的这一标准无疑设置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电池安全性的一个新门槛。”法雷奥中国首席技术官顾剑民博士在与汽车之家沟通时表示。
从概率来看,纯电动汽车发生自燃、起火的几率,是要小于纯燃油汽车的。不过,更低的起火概率,并不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要更安全。因为一般来讲,燃油车在自燃或者碰撞后的燃烧过程中,车辆火势蔓延的速度是比较慢的,给车内的乘员留下了一定的自救时间。
一般电动车电池充电时间不应该超过5到 8 个小 时;而当电池充满电后,应及时拔掉电源,虽然充电桩有着自我断电的功能,但是为了安全需要注意。
自燃后紧急处理:学会预防汽车自燃。自燃一般有初期前兆,比如车身有异响、异味,这时应当机立断熄火停车。最好能将车停在避风处。查找起火点,注意不要随意打开车前盖。学会预防汽车自燃,因为空气进入车内反而容易助燃,应在将灭火器拿到手里后再打开。如果火势无法控制,马上拨打119报警。
关于郑州充电站自燃和郑州电动汽车充电自燃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郑州电动汽车充电自燃、郑州充电站自燃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